春捂秋冻,春季养生正当时
春捂秋冻,春季养生正当时
刚刚过去的元宵节这一天,也正是2019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开始。
此时,正适宜调理情志、养阳防寒、养护脾胃,用科学的养生方式维护身心健康,让自己在一年之始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。
01
调理情志
雨水时节,天气变化不定,时晴时雨,时寒时温,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和身体上的种种不适。
特别是正气不足之人,比如肿瘤、高血压、高血糖、心脏病、哮喘、关节炎等患者容易出现抑郁、烦躁、忧思、情绪低落等不适。
因此说,雨水节气调理情志至关重要。
要尽量调整心态,使心情恬淡、开朗豁达、与人为善。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乱发脾气,或钻牛角尖。平时多做深呼吸,放松心情,多与朋友或家人交流,力争及时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。
再者,心静则神安,心神一安,心血即足,心气充和,五脏六腑自能安和。现代研究亦证明,保持情绪的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02
养阳防寒
雨水时节,气温从冬寒向春暖过渡,天气以多风多湿为主。且此时冬寒尚未完全退尽,寒邪时作,若不注意保暖,容易外感寒邪而生病。
临床所见,雨水时节感冒风寒的病人特别多,且鼻炎、风湿性关节炎、腰腿痛、湿疹、皮肤过敏等疾病亦多见。
因此说,雨水时节最要养阳防寒,切勿急于脱去冬衣,要注意适时添减衣物。
我们说春捂,主要是指雨水节气这段时间。春捂的重点在于颈部、背部和足部。早晚出门最好戴上围巾,避免颈部受凉。女孩子在雨水节气里切勿急于穿露背装、露脐装、七分裤,甚至短裙,以免着凉生病。
另外,雨水时节下雨多,湿气重,需注意防潮防寒。湿邪与寒邪相合,最容易侵袭人的关节,导致腰腿痛。
03
养护脾胃
雨水节气,湿气渐重。从中医来分析,湿性粘滞,易伤脾胃。雨水节气之后,随着降雨有所增多,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胃。同时湿邪留恋,难以去除,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胃。
脾胃是水谷之海,是后天之本,是生命之本,是健康之本。元代医家李东垣提出:脾胃伤则元气衰,元气衰则人折寿。可以说,历代诸医家及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。
另外,春季肝旺,肝旺乘脾,容易导致脾弱。况且思又伤脾。脾弱则运化升清功能亦减弱,易见腹胀、腹痛、纳差等不适。肝主疏泄,喜顺畅而恶抑郁。所以说,疏肝亦能养脾。保持心平气和,使肝气不横逆,则脾胃自得安宁。
在雨水节气里,天气多变,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,只有情志和畅,加上积极正确的饮食调养,脾胃才不会变虚。
TAG标签:
多囊肾怎么预防好呢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肝硬化的预防
腹股沟肉芽肿要怎么护理
脑积水的护理方法有哪些